3分钟读懂AAA信用评级
发布日期:2020-09-07浏览次数:2020 次
信用评级,实质上即“信用排序”,即将企业按照其信用质量和违约可能性的高低进行排序。评级的过程,简而言之,是在独立、客观、公正的基础上,通过宏观与微观相结合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、静态与动态相结合,识别发债主体和债项的信用风险的过程。评级不是一门科学,它更像一门艺术。目前国内外均尝试利用定性、定量指标,采用数量化方式,构建评级模型,企图达到利用模型区分信用风险的目的。但由于企业千差万别,影响企业的因素多种多样,再好的模型都不能做到精准无误。模型仅能作为基础预估的用途。无论是国外,还是国内的评级机构,均依赖于专家委员会的形式确定最终的信用级别。
相比较而言,相同行业的信用排序较为容易,可识别性也较高,即便对于从业时间不长的分析师而言,经过一段系统性培训也能承担。但不同行业的企业,其运营模式、管理水平、经营渠道均不同,排序需要一定的职业判断。由于到目前为止,国内债券市场违约案例较少,评级结果未有违约数据的检验。另外,由于政府对国企和城投企业潜在支持,中国的信用评级具有鲜明的行政特色,不能完全照搬国际评级的行业排序。因此,目前在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分析师的信用风险偏好,不排除目前的信用风险序列与实际的违约率存在较大的差异。比如说,分析师认为水泥是较高风险行业,水泥行业甲公司的信用质量应该与煤炭行业乙公司相近,均给予其 AA+的信用评级,但若干年后市场出现违约,发现水泥行业的 AA+的违约率远高于煤炭行业,这说明水泥行业的评级序列偏高。但目前在市场尚无违约数据的基础上,上述现象难以得到有效验证,所以也难说哪家评级公司评的更准确一些。
现实情况是,虽然不同评级公司在评级看法上略有分歧,但整体共识大于分歧,再加上出于市场竞争的压力,评级普遍虚高,级别符号多数局限在 AAA、AA+和AA三个大级别,故不同评级公司的评级分类具有较强的一致性。经过几年的发展,评级与发行利率的相关性已经十分明显,市场对于信用风险也更加关注。我们发现,随着市场对债券违约的担忧越来越多,债券收益率除了反映流动性溢价外,也更多的反映了市场对其内含的信用质量的判断。对于评级变动也更加敏感,债券信用评级下调均造成价格的大幅下跌。
下面简单说点评级方法。评级的视角与股票视角截然不同,千万不能用选股票的办法去看待评级。比如股票喜欢高增长,为实现高增长,必须要不断利用留存收益和举债进行投资。但评级体现债权人利益,其更关注企业利用留存收益偿还债务的能力,因此债权人更喜欢稳定或小幅增长。股票更关注短期,产品价格上涨或库存下降均可能造成股价的大幅上扬,而债券评级更关注长期,企业是否具有长期的持续经营能力才是最重要的方面。另外,与股票更关注向上变动相反,债券评级更关注企业变差的概率和幅度。